目前,電動汽車產業(yè)依然存在著充電不便以及電池生產能耗大等現實問題,阻礙了電動汽車的進一步推廣。各汽車制造商希望研發(fā)出能源消耗更低的汽車高效行駛技術。近日,日本零部件企業(yè)nsk研發(fā)出了可直接從布置充電線圈的道路上獲取電力的“第三代行駛中無線充電的輪轂電機(iwm)”技術,并成功進行了實車驗證。
輪轂電機技術,即在車輪內安裝電機,它的最大特點是將動力裝置、傳動裝置和制動裝置都整合到輪轂內,省略了離合器、變速器、傳動器、差速器等部件。而無線充電輪轂電機,將無線充電的電路一并納入車輪內,能使用道路上的感應充電線圈直接對電機充電,并存儲能量。
據悉,“第三代行駛中無線充電輪轂電機”是由nsk與東京大學、普利司通、羅姆公司、東洋電機組成的研究小組共同開發(fā)。相較于2017年發(fā)布的第二代產品,本次發(fā)布的第三代產品將無線功率傳輸能力從單個車輪10kw提升到20kw。只需在交通信號燈前的區(qū)域內安裝具備此性能的無線充電系統(tǒng),電動汽車用戶便可解決充電問題而安心出行。若擁有此系統(tǒng)的智慧城市得以實現,電動汽車使用便利性也就大大提高。
目前,nsk正在通過分析和模擬公共道路上的行駛數據,對行駛中的電源基礎設施的實際安裝進行研究。為了實現本項目提出的“無線充電輪轂電機”的實際應用,nsk力爭在2025年前進入上路驗證階段。